|
|
|
有关EGFR检测的最新报道 |
发布时间:2008-3-26 |
赫赛汀在乳腺癌病人的应用一定要检测HER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一样,况且后者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即只有HER2阳性的病人才会对药物敏感,所以将Erbitux使用和EGFR检测关联在一起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认为只有针对EGFR阳性的病人,Erbitux才可能有效。因此要求临床需要对病人标本进行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免疫组化检测,以此来筛查药物使用的适应人群。 但是这种筛查方法实施两年来,情况并未出现预期的结果。一方面,这种药物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如果单独使用,可以使10%左右病人的肿瘤缩小,和其它药物联合使用,有效率上升至23%;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病理学家对目前的EGFR检测表示疑问。病理学家A. David McCollum在一次相关会议上指出:首先,目前所使用的在肿瘤细胞上检测EGFR的表达和功能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免疫组化的方法显然不能够预测肿瘤的生物学活性是否依赖这种生长因子受体信号来维持其生长和恶性行为;更重要的是,EGFR检查结果和病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具有相关性。病理学家Bronner还指出可能存在的另一个原因,当初FDA批准使用EGFR检测的时候,所规定的诊断标准是一个肿瘤细胞阳性即为阳性,也就是说即使一张肿瘤切片上有数千肿瘤细胞,只要一个肿瘤细胞显示EGFR阳性,即可判断为阳性,显然药物发挥作用不可能是只通过极少数的细胞。 尽管如此,美国病理家协会还是为EGFR检测制定了详细的实验方法,其生产商ImClone Systems联合Targeted Molecular Diagnostics组建了一个机构,用以评估其它实验室所不能检测的疑难病例。去年9月,FDA又批准了另一种治疗晚期结肠癌的单克隆抗体药物Vectibix(panitumumab),而且如出一辙,又是与EGFR检测捆绑在一起。某些病理学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的规定只可能和医疗保险有关。 那么什么是有用的检测方法?目前尚无答案。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药物的某些副作用(比如痤疮样皮疹)与药物的疗效似乎存在着某种关联,但是显然其不能作为药物使用的预测指标。所以寻找到一种筛查上述药物适应人群的方法,是全球病理学家关注的问题。 |
|
|